我们眼前的世界,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,我们普遍的认识是精神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,因此,只要对物质进行深入研究,就能抓住这个世界的根本。
物质是什么?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,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,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组成的,再往下就是夸克了,如果再往下呢?一切物质如果无限分割下去,就成了刹那间生灭的东西,就成了物质和能量互相变化的状态。物质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,物质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,就像冰是水的存在形式一样,这一点已为科学所证实。
物质是由能量形成的,这个世界一定有原始的能量,整个世界就是在这个原始能量基础上衍生出来的。在上一章通过对思维的研究,我们发现思维的根本状态是不依条件而产生的,是真实的,是不可破坏的,是永恒的,而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原始能量,二者都是世界的根本。我们知道,思维不可能凭空而生,因此,很显然思维的根本状态和世界的原始能量是一体的,“心物是一体的”,我们就暂时把这种思维和能量的一体状态叫做“思维能”吧。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说的那样,因为思维能不依任何条件而产生,是独条件的,是以自身为存在条件的,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条件,因而是真实的。世界上任何事物,如果它的存在是建立在其他条件的基础上,也就是说,它是由条件组成的,那么它就不是真实的,是会随着条件的消失而消失的。
心物一体,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验证到,只要你来到思维的根本状态,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,整个山川大地都是你,而不是心和物的对立。以往我们对心和物的认识是建立在思维的衍生状态上,因而心和物是对立的。作为一个科学家,作为一个哲学科学家,对于心物关系的认识,一定要建立在严格的试验基础上,建立在实证基础上,而不是自以为是、自圆其说的想当然的猜测、推论,科学是不容猜测的,尤其当这种猜测建立在错误的狭隘的思维状态上,就更是大错特错,甚至是荒谬的。